清潔牙齒建議鼓漱
很多人漱口時都是這樣做的:含一口水,仰頭,咕嚕咕嚕,吐出來……這樣的“喉漱”其實對清潔牙齒的作用微乎其微。
正確的漱口應該是鼓漱,即含一口水,嘴唇閉住,兩個頰部用力,前后左右鼓動,相當于水在口腔當中產生一個快速沖洗和沖擊的力量,讓液體沖刷牙齒和牙縫,幾遍以后,可將牙齒表面的軟垢和牙縫之間的食物殘渣沖洗出來,以清潔口腔。
三個時機建議漱口
什么時候應該漱口呢?
1、飯后漱口
飯后,在牙齒的表面和牙縫之間可存在許多食物的殘渣,這時候細菌馬上就會進行分解,產生酸性物質,讓口腔pH值下降,還會刺激周圍的牙體硬組織和周圍的牙周組織,從而導致疾病。所以,飯后建議立即漱口,沖掉黏附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等,中和口腔的酸性環(huán)境。
2、刷牙之前要漱口
刷牙前不漱口,牙齒上還殘留的食物殘渣及酸性物質,不僅達不到很好的刷牙效果,還會對牙釉質造成損害。所以一般需要先漱口再刷牙。
3、喝完有色飲料要及時漱口
咖啡、奶茶等飲料很容易導致牙齒變黃,稱為外源性著色,及時漱口可以把黏附在牙齒上的有色物質沖刷掉,將外源性著色的風險降低。
漱口水的正確使用
漱口水又稱含漱劑、口腔漱洗液,主要分為普通漱口水和醫(yī)用漱口水。
普通漱口水可以輔助去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,抑制細菌的滋生,去除口源性口臭,但不能去除由疾病引起的長期口臭。醫(yī)用漱口水添加的成分濃度更高,主要用于輔助治療部分口腔疾病。
漱口水一般都含有酒精成分,長時間在口腔中停留會威脅口腔健康。漱口水在抑制細菌的同時,也會把口腔中正常有益的細菌殺除掉,健康人群如果長期使用,反而會使口腔內菌群失調,甚至會引起過敏反應。因此,不管是普通型還是醫(yī)用型的漱口水,都不宜每天使用。
通常建議你在洗牙前后、拔牙或種植牙手術的愈合期,以及重要會面之前、出差等情況下使用。醫(yī)用型的漱口水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漱口水能夠去除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和部分軟垢,但卻遠沒有刷牙徹底。而且,威脅口腔健康的大敵是牙菌斑,這種物質主要靠機械摩擦——也就是刷牙去除。汕頭口腔醫(yī)療中心在這里提醒大家,傳統(tǒng)牙刷、牙線等工具仍應是清潔牙齒的“主力”,漱口只能作為刷牙之外的輔助手段,不能代替刷牙。
【文章為科普用途,非宣傳目的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,醫(yī)療內容請以醫(yī)生診斷為準,部分配圖來源互聯(lián)網開放平臺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】